时间:2022-04-29 11:41:47编辑:诸葛小包
将国学内容应用于实际生活,很多情况其实都是在做选择题。
我们生活中的大部分都是在做选择题:工作去A公司还是B公司?一件事情要不要去执行?一个人要不要继续走下去。如此等等
我们很多时候去诉诸《周易》,接触多了,所有的案例基本上都按照一样的模式:
收集信息——权衡利弊——进行选择
我喜欢用“建模”的思维去理解“预测、决策”。针对于一个问题,通过纳甲、大衍、梅花、奇门遁甲等一些工具,得到一个图解形式。将你要思考的事件,转化为一个卦象,将事件中的主体、行动的有利因素、不利因素等等通过阴阳五行的生克关系给你展现出来,然后根据这个结果进行决策。
卦象就是一个图解的模型,所有考虑因素和“我”的关系,通过生克关系,作用出来,得到一个结果。
大抵准确度,一个是和建立模型有关、一个是和求解模型有关。也就是一个是你摇卦的精神集中程度、再一个是你对卦象的把握程度。
但是,很多时候,如果不用卦象去求解,依然能得到一个很好的答案。
不久前接触一个案例:朋友面临一个两难选择:A单位如何如何,入职后大概率会怎样怎样;B单位如何如何,入职后大概率会怎样怎样;两个各有优劣,难以取舍,让我帮助他做一个选择题。
就用纳甲分别得到两个卦象,并配合其出生日期。一个六合卦,兄弟持世,财官两动;一个父母持世,卦无动爻。
配合旺衰,将入职之后的场景推演一番。推演完发现,我所言的,他早已通过各方打听,早已知晓。他清楚地知道孰高孰低、孰好孰坏。只是一个六合,一个全卦安静,他必然选择A公司。但是我没帮助他下那个决定:你再想想,相信你自己的选择,一定是正确的。
职业选择题:
《鬼谷子》中说“凡趋合倍反,计有适合。化转环属,各有形势。反复相求,因事为制。”“因事为制”就是要综合考虑实际情况进行判断。生活中常见的选择题,下决策的时候,就是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,掌握的信息越多,做出的决策就越不可能失误。
需要综合考虑到两地的职业发展情况、天花板、薪资/职位上升空间等等比较;同时还要对比所在两地的资源、人脉、生活成本和生活水准等;同时还要考虑父母身体情况,以及与对象的关于未来婚姻的打算和安家落户的计划等等
掌握的信息越多、分析越有条理、越符合逻辑。自然而然得到的结果就越准确。然而准确了之后,最后是和自己进行匹配的。
最终回过头来,还是一个内省、认识自己的问题。我到底是谁?我是一个怎样的人?我适合/喜欢/接受怎样的选择?
命好的人,格局立的高、眼光看得远,凡事悉心思量,力求获得最好的结果,如此不断进步;
命劣的人,着眼短期得失,一旦面临大量的信息,毫无头绪,随意处置,后悔不已,如此恶性循环